• 198 6376 2583
  • simpleness20@163.com
  • 山东省青岛市

新闻中心

山东六队宋明春等:胶东地区近十年金矿勘查与成矿理论研究新进展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胶东金矿成矿理论与深部勘查进展

宋明春1立强23,范宏瑞4,于3,丁正江1永文4,邱昆峰2,李杰52,王斌1,李世勇6


1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6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作者简介宋明春,博士,研究员,从事矿产勘查、区域地质调查和相关研究。


导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月2日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强调,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成立于1958年,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功勋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荣誉称号。自成立以来,该队在黄金等矿产资源勘查上勇于创新突破,累计查明金资源量2810余吨,是全国找金最多的地质队。近日,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矿产勘查工作取得的成绩,表达了献身地质事业、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贡献力量的决心。(来源:中国政府网,2022年10月4日



★★★★★★★★★★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


习近平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


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的同志们:



你们好!来信收悉。建队以来,你们一代代队员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攻坚克难,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展现了我国地质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



习近平

2022年10月2日


★★★★★★★★★★



习近平回信给了全体地质工作者极大的鼓励,提出了新时代地质工作目标任务:“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山东六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累计查明金资源量2810余吨,是全国找金最多的地质队
山东六队长期在胶东地区找矿胶东是中国最大的金矿集区,六队在这里不断取得找矿新突破本文综合评述了胶东地区十年来金矿勘查和成矿理论研究新进展内容极其丰富,有最新的矿床学研究方法,也有最近的学术观点和大地构造认识,还有找矿方法总结,基础资料也全面对全国其它地区金矿等矿产勘查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内容提纲------



0  引言
1  成岩成矿时代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1.1 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及其形成时代
1.2 成矿作用时代
1.3 岩浆活动指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2  断裂控矿特征和赋矿断裂性质
3  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
3.1 成矿流体来源
3.2 成矿物质来源
4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与金沉淀成矿机制
4.1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4.2 成矿深度
4.3 金沉淀机制
5  成矿模式与矿床成因类型
5.1 矿床成因类型
5.2 矿床成因模式
5.3 成矿机制
6  成矿后的抬升剥蚀
7  主要勘查理论与方法技术
7.1 金矿找矿综合勘查(预测)模型
7.2 深部阶梯找矿方法
7.3 深部找矿地球物理方法
7.4 深部找矿地球化学方法
7.5 矿床三维地质建模
7.6 深孔钻探技术
 重要找矿成果
8.1 1000~2000m深度深部找矿重大突破
8.2 千吨级金矿田和超巨型金矿床
8.3 海域金矿床
8.4 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矿
9  结论与展望


-----------



0  引言
胶东是中国最大的金矿集区已探明金资源储量5000余吨占全国总资源量的近1/3是仅次于南非兰德和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的世界第三大金矿集中区。2005年以前找矿的深度限于500m以浅2005年以来,找矿工作转向深部,主要在600-2000m深度范围内取得深部找矿重大突破尤其是2011年以来根据原国土资源部部署实施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胶东地区开展了大规模深部找矿工作完成了3个深度大于3000m的钻孔最深钻孔深度达4006.17m新增深部金资源量约2958t,新发现12个大型及以上金矿床,在海域发现并探明了金矿床形成三山岛、焦家、玲珑3个千吨级金矿田。与此同时有关学者围绕金成矿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建立完善了胶东金成矿系统提出胶东金矿是与已知类型不同的独特金矿类型并初步建立了其成矿模式精确厘定了成矿年龄揭示了金成矿关键要素阐明了成矿的主导机制
深部找矿重大成果的取得也得益于找矿技术方法的不断进步深部阶梯找矿方法、大探测深度地球物理方法、构造叠加晕地球化学方法、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深孔钻探技术等在深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胶东地区已成为中国深部找矿的典型示范区深部找矿及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系统梳理、总结找矿突破战略行动10年来胶东金矿勘查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期望进一步发挥胶东地区深部找矿的示范带动作用为中国新提出的“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提供有益借鉴。为了建立和完善更加客观有效的金矿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更好地指导深部资源勘查评价在充分肯定胶东金矿勘查和研究成果的同时本文也提出了一些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  成岩成矿时代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1.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及其形成时代
胶东地区地质体主要由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生代火山沉积岩系和侵入岩组成1)按照与金矿床的时空关系将其划分为赋矿地质体、成矿期和成矿后地质体。区内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与金矿有关的侵入岩主要有侏罗纪玲珑型花岗岩、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型花岗岩、早白垩世中晚期伟德山型和崂山型花岗岩、早白垩世中基性和酸性脉岩。其中玲珑型和郭家岭型花岗岩是赋矿侵入岩而伟德山型和崂山型花岗岩不含矿脉岩既有赋矿的又有不含矿的。


1.png



胶东地区区域地质及金矿床分布图

1—第四系2—白垩系3—古元古界和新元古界4—含榴辉岩的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5—太古宙花岗绿岩带6—白垩纪崂山型花岗岩7—白垩纪伟德山型花岗岩8—白垩纪郭家岭型花岗岩9—侏罗纪花岗岩类10—三叠纪花岗岩类11—整合/不整合地质界线12—断层13—以往探明的浅部金矿床位置(图中金矿符号大小依次代表资源储量超大型金矿床、大型金矿床、中型金矿床和资源储量小型金矿床)14—新探明的深部金矿床位置(图中金矿符号大小含义同图例1315—蚀变岩型和网脉型金矿,石英脉型和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蚀变角砾岩型、蚀变砾岩型和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ME1—胶西北成矿小区;ME2—栖--福成矿小区;ME3—牟-乳成矿小区;F1三山岛断裂F2—焦家断裂;F3—招平断裂;F4—西林-陡崖断裂F5—金牛山断裂



1.1.玲珑型花岗岩
玲珑型花岗岩分布于胶东金矿床集中区东部和西部是胶东金矿的主要赋矿地质体。据统计胶东约77%的金矿床赋存于玲珑型花岗岩中空间上金矿主要围绕胶北隆起西部的玲珑岩体和东部的昆嵛山鹊山岩体分布。花岗岩类的主要岩性为具有不同结构、构造或特征矿物的二长花岗岩类早期侵入体以片麻状含石榴二长花岗岩为主晚期侵入体主要为块状淡色二长花岗岩。岩石具有高Na2O+K2O、低MgO和过铝质特征,属钾质花岗岩高钾钙碱性岩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USr),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PTi)。玲珑岩体的87Sr/86SrεNdt)、εHft)和Sr/Y值分别为0.7112810.712418-21.6-19.4-28.76.255.07~214.44εHft)值投点于1.9Ga2.5Ga地壳演化线。岩石的低εHft)值、高Sr/Y值及无明显的负Eu异常类似于埃达克岩,与胶东新太古代TTG岩石相似。认为岩浆形成于相对高压环境,来源于华北增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
近年来,对玲珑型花岗岩进行了较多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测试结果如玲珑岩体159±2Ma159±1Ma158.53±0.79Ma157.9±Ma163.2±9.3Ma,大磨曲家金矿床围岩160±1Ma,望儿山金矿围岩149.0±1.3Ma,谢家沟金矿围岩160.5±1.3Ma,夏甸金矿围岩159.5±0.9Ma笏山金矿围岩152.8±4.1Ma唐家沟金矿围岩157.57±0.82Ma,昆嵛山岩体155.8±Ma可见,12个玲珑型花岗岩的年龄数据介于163.2-149.0Ma之间,应为玲珑型花岗岩岩浆结晶的主要时期。所测样品中均含有丰富的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和三叠纪继承锆石,指示陆壳物质来源于华北和扬子克拉通
综合上述表明,玲珑型花岗岩是形成于晚侏罗世,与华北和扬子板块碰撞有关的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物质来源以华北增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为主也有来源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和扬子克拉通陆壳的物质
1.1.2 郭家岭型花岗岩
郭家岭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胶西北金矿床集中区,是胶东金矿的重要赋矿地质体,约10%的金矿床赋存于郭家岭型花岗岩中。由于这一类型花岗岩与胶东金矿的成矿时代接近,而且二者有较密切的空间分布关系,受到地质工作者的普遍关注。花岗岩类主要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等组成,具似斑状结构。岩石化学成分具有偏铝质特征,属钠质花岗岩,以高钾钙碱性岩系列为主,个别样品投点于橄榄安粗岩系列。岩石的CaOTFe2O3MgO、总碱质、SrBaLREELILE含量较高,亏损CrNiHFSE岩石的87Sr/86SrεNdt)、εHftSr/Y值分别为0.710175~0.71172-21.30~-11.17-25.2~-13.9114~378.32εHft值投点于2.5Ga3.0Ga地壳演化线之间口。研究认为,岩石的高Ba-Sr特征主要是由胶北变质基底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并有少量来源于幔源岩浆底侵的、新生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中性岩浆的加入与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北克拉通俯冲和软流圈上涌有关北截岩体和新城岩体的二阶段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2107~2425Ma2310~2648Ma,与胶东变质基底岩系年龄一致,指示其原始岩浆有部分熔融的基底岩系参与,北截岩体206Pb/204Pb208Pb/204Pb初始值分别为17.047~17.94537.744~38.389,说明有大量的下地壳物质参与成岩岩石的εNd(t值与胶西北基性脉岩相似,说明岩浆具有幔源成分。在北截岩体花岗岩和闪长质包体中发现3种特征的榍石,指示了多阶段壳幔混合作用的历史,壳源岩浆为下地壳太古宙基底部分熔融的长英质岩浆,幔源岩浆为软流圈上涌引起幔源基性岩浆底侵造成的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的闪长质岩浆。郭家岭、上庄和三山岛岩体中含有丰富的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继承锆石及少量侏罗纪继承锆石,但没有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继承锆石,说明壳源物质为华北克拉通基底(胶东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缺少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和扬子克拉通的地壳物质。目前研究者对郭家岭型花岗岩的成因认识较一致,认为是胶东基底变质岩系部分熔融形成的下地壳酸性岩浆与幔源基性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岩浆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和软流圈上涌有关。
研究者用多种测年方法对郭家岭型花岗岩进行了较系统的同位素年龄测试。17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9±1Ma129±1Ma(上庄和三山岛岩体),131±1Ma127±2Ma(仓上和三山岛岩体),128±1Ma129±1Ma132±1Ma127±2Ma新城岩体),131.53±0.86Ma(北截岩体),130±1Ma(大磨曲家金矿),129.0±0.6Ma(大柳行金矿),132±1Ma127±1Ma128.8±2Ma(上庄岩体),125.4±2.2Ma(郭家岭岩体),132.9±2.0Ma130.02.0Ma(丛家岩体、曲家岩体)。北截岩体的1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28±1Ma,6LA-ICP-MS榍石U-Pb年龄为130.Ma130.7±5.1Ma花岗岩),130.2±8.1Ma129.2±9.1Ma130±16Ma127.5±4.6Ma(闪长质包体)。可见郭家岭型花岗岩的同位素年龄值介于132-125Ma之间,寄主岩石与闪长质包体的年龄一致,说明酸性岩浆和基性岩浆同时侵位。
1.1.伟德山型花岗岩
伟德山型花岗岩广泛分布于胶东地区,在岩体内和接触带附近未见明显的金矿化,但与铜、铅、锌、钼矿床空间关系密切。其岩石组成较复杂,主要岩石类型有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岩石常具似斑状结构。岩石化学成分总碱含量高,Na2O/K2O值较低(0.3-1.1),Fe2O3MnOMgOTiO2P2O5含量低,具有偏铝质特征,投点介于钠质花岗岩和钾质花岗岩之间,多倾向于前者,属高钾钙碱性岩系列和橄榄安粗岩系列。富集LREELILE,亏损HFSE,具有弱至中等负Eu异常。三佛山、艾山和牙山岩体的εHft值为-25.52~-11.55具有TiNbTaP负异常和强烈的Pb正异常,Tdm2模式年龄为3096~3434Ma指示岩浆源区涉及太古宙基底和古老再循环的大陆地壳物质,岩浆可能来源于由幔源基性岩浆和壳源酸性岩浆不同程度相互作用产生的基性岩浆底侵所引起的中下地壳部分熔融。三佛山岩体花岗岩的87Sr/86Sr值为0.70879~0.70919εNdt值为-18.5~-17.5而暗色微粒包体的87Sr/86Sr值较高,为0.71225,εNdt值为-15.1反映了岩浆混合作用的存在。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集中在2447~2143Ma指示源区主体为重熔的古元古代中下地壳。五莲辉石二长岩和乳山辉长闪长岩具有低TiO2、高SiO2K2O特点,低的稀土元素分馏模式,明显的负Ta-Nb-Ti异常,高的初始87Sr/86Sr值(0.7075~0.7082强烈的负εNdtεHft值(分别是-12.9~-7.6-19.4~-8.7),指示岩浆来源于由再循环地壳物质聚集而成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六渡寺和泰礴顶岩体岩石的87Sr/86SrεNdtεHf(t值分别为0.70832-0.70883-17.5~-15.2-21.8~-16.4岩体的成因涉及被俯冲大陆地壳改造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以及由玄武质岩浆底侵引起的下地壳深熔和伸展体制下岩石圈减薄有关的岩浆混合等复杂过程。牙山岩体岩石化学为高钾钙碱性,偏铝质—过铝质,低YSr/Yb值,具埃达克岩特征,高87Sr/86Sr值(0.7101~0.7104εNdt值(-17.6~-16.7εHf(t值(-24.8~-17.1指示岩浆来源于古老陆壳,其中的铁镁质微粒包体是交代岩石圈幔源基性岩浆与古老的壳源酸性岩浆混合的产物。伟德山、艾山、南宿岩体岩石化学成分具有高碱和低全铁MnOMgOTiO2P2O5的特点,Ba(960x10-6~3033X10-6Sr327x10-6~928x10-6含量高,岩石的87Sr/86Sr、εNdtεHf(t值分别为0.70752~0.71182-22.1~-13.0-24.70~-10.50地球化学组成显示火山弧花岗岩特征岩浆是富集岩石圈壳源酸性岩浆与幔源基性岩浆混合的结果。胶东东部的柳林庄岩体由中粒含角闪黑云石英二长闪长岩、含斑中粒含黑云角闪石英二长岩、中粒含角闪黑云石英二长岩组成岩石的MgO含量为3.60%~5.37%,Mg#值介于0.47~0.53之间,为高镁闪长岩,初始87Sr/86Sr值为0.7083,与地幔平均值接近εNdt)值为-17.3-16.8,与胶东地区的基性脉岩同位素组成一致指示岩浆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地幔楔环境为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源区为含金云母的岩石圈地幔并且在岩浆上侵过程中混染了部分地壳物质。上述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伟德山型花岗岩为壳源岩浆与幔源岩浆混合的产物岩浆来源于再循环的大陆地壳物质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
伟德山型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14.9±2.4Ma115.2±2.4Ma(六渡寺岩体118.1±2.8Ma(泰礴顶岩体119.6±1.0Ma111.4±Ma115.7±1.7Ma(三佛山岩体111.3±1.3Ma(伟德山岩体116.7±1.7Ma114.0±1.2Ma(艾山岩体121.3±2.1Ma110.5±1.5Ma(南宿岩体±1.1Ma(泽头岩体118.7±1.4Ma120.8±Ma117.9±2.0Ma122.2±1.8Ma119.3±1.4Ma栖霞、百里店和唐家泊一带岩体120.1±1.6Ma118.3±1.7Ma(柳林庄岩体);SIMS锆石U-Pb年龄为123.0±1.4Ma(五莲岩体114.5±0.5Ma(乳山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18±1Ma(三佛山岩体118±0.7Ma116±2Ma(艾山岩体125±3Ma(艾山岩体闪长质包体113±2Ma(牙山岩体112.4±0.9Ma(伟德山岩体伟德山型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介于125-110.5Ma之间。其中闪长质包体的年龄略早于寄主岩石年龄指示基性岩浆早于酸性岩浆侵位。岩石中很难见到古老的继承锆石指示岩浆侵位过程中没有围岩物质的混入。
1.1.4 崂山型花岗岩
崂山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胶东金矿集中区东部和南部的超高压变质带中未见与金矿化和有色金属矿化直接相关的空间分布关系为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系列侵入岩。岩石化学成分明显富硅、碱贫钙属钾质花岗岩高钾钙碱性岩系列和橄榄安粗岩系列,具有A型花岗岩的典型特征。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Eu异常显著,微量元素显示低BaRb的特点列,不同于玲珑和郭家岭型的高BaSr花岗岩。与前述的玲珑、郭家岭和伟德山型花岗岩一样,富集LILE亏损HFSE崂山岩体岩石具有负Ba异常和正Sr异常εHft值为-20.32~-16.53,Tdm2模式年龄为3096~3434Ma。大珠山、小珠山、五莲山岩体岩石的微量元素BaKPTi显示强烈变化的负异常,RbThUPbCeZrHf为正异常87Sr/86SrεNd(t)值分别为0.70540~0.7071-20.9~-14.5,同位素数值介于郯庐断裂附近的新生代玄武岩和下地壳同位素值之间。总体认为崂山型花岗岩为形成于区域伸展构造背景的A型花岗岩是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和克拉通破坏的结果岩浆来源于深部地壳的部分熔融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及俯冲洋壳的再循环有关
崂山型花岗岩的同位素年龄为125~108.9Ma其中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14.2±0.8Ma(小珠山岩体108.9±1.9Ma(大珠山岩体119.1±0.9Ma122.3±0.5Ma(五莲山岩体125.0Ma(大泽山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15±2Ma120±2Ma114±2Ma(崂山岩体
1.1.5 脉岩
胶东地区中生代脉岩非常发育脉岩类型多样基性、中性、酸性脉岩均有在金矿床中常见煌斑岩、闪长玢岩等中基性脉岩。前人对与金矿有关的脉岩做了很多研究认为这些脉岩的形成与胶东独特的大地构造背景有关。研究者对中基性脉岩的成因或岩浆来源有不同的认识。多数人认为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源区并受到俯冲洋壳板块的改造。如在胶西北焦家、寺庄、望儿山金矿床中煌斑岩和辉绿(玢岩的TiO2和总Fe2O3含量高,岩石富集NbTa,亏损KPbLREE,具有洋岛玄武岩特征87Sr/86Sr、εNdtεHft值分别为0.705465~0.708445-0.8~4.3-0.9~2.7指示岩浆来源于软流圈对流过程中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且地幔源区受到碳酸盐流体的改造海阳一带的基性脉岩具有低SiO2、高MgO,富集LILELREE亏损HFSE的特点,87Sr/86Sr值高(0.708309~0.709171、和εNdt值低(-18.1~-15.3指示其源区为富集大陆岩石圈地幔。计算的初始岩浆中水的含量为1.38%~4.45%结合H2O/Ce值(237-322与不相容元素的关系,认为富集岩石圈地幔是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流体交代作用的结果在胶莱盆地东北缘的基性脉岩中,单斜辉石斑晶的原位主量、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特征指示,岩浆来源于由含海洋沉积物的俯冲洋壳板片脱水产生的富水流体改造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岩浆侵位过程中经历了壳源安山质熔体与玄武岩浆底侵新生下地壳的岩浆混合作用乳山王格庄一带的煌斑岩和闪长玢岩脉具有低的SiO2Na2O+K2O含量,高的Al2O3MgOCrNi含量,强烈富集LILE亏损HFSE87Sr/86Sr、εNdtεHft值分别为0.709134~0.709788-19.9~-17.4-22.1~-15.1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岩浆主要源于石榴子石-尖晶石地幔的部分熔融,并被来自于具有大洋沉积物的俯冲洋壳板片的流体改造,煌斑岩和闪长岩具有一致的岩浆源区,但形成于岩浆分离结晶的不同阶段玲珑金矿田中的基性脉岩由被俯冲大洋板片热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玲珑金矿田和大柳行金矿田的煌斑岩,岩石具有低SiO2TiO2和总Fe2O3MgOMg#和相容元素,富集LREELILE亏损HFSE特点,初始87Sr/86SrεNdt值分别为0.709134~0.710314-18.3~-13.2指示岩浆来源于尖晶石-石榴子石转化带含金云母和角闪石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基性岩浆上侵过程中少量壳源物质混入其中,古太平洋板块热液流体的持续改造,使古老克拉通岩石圈地幔转化为中生代富集岩石圈地幔
也有研究者认为,中基性脉岩与陆壳的熔融关系更密切。如,对招远谢家沟金矿中基性脉岩的研究表明,岩石富集LREELILESr/Y和(La/Ybn值较高,亏损HFSE,87Sr/86Sr和εNdt)值分别为0.70893-0.71036-17.09~-13.16,类似于埃达克岩,可能来源于受岩石圈地幔底侵改造的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而不是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对玲珑和乳山地区金矿集中区的中基性脉岩研究表明岩石是钾质的具有弧岩浆岩的微量元素特征87Sr/86Sr和εNdt)值分别为0.7075~0.7112-19.64~-10.80指示岩浆源区涉及广泛的富集地幔组分富集地幔源区是由三叠纪扬子陆壳俯冲所产生的流体或含硅熔体的交代作用形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精细的地球化学研究识别出2种成因类型的基性脉岩。在焦家金矿床中有低TiTiO2<1.1%,Ti/Y<270和高Ti(TiO2>2%,Ti/Y>370)2种煌斑岩,低Ti煌斑岩的87Sr/86Sr、εNdtεHft值分别为0.709034~0.709685-15.5~-13.9-29.3~-23.1,Ti煌斑岩的87Sr/86Sr、εNdtεHft值分别为0.705463~0.707197-0.79~1.76-4.0~2.2。低Ti煌斑岩亏损HFSE,Pb,显示了典型的俯冲作用特征源于被富流体的熔体交代改造了的古老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Ti煌斑岩在亏损Pb以及没有或较少亏损HFSE方面类似于洋岛玄武岩可能源于对流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低Ti和高Ti煌斑岩的同位素年龄均在121Ma左右,指示了由岩石圈源区到软流圈源区的快速转变可能与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大陆岛弧裂解有关杜家崖、英格庄和金青顶金矿床的中基性脉岩也有低Ti和高Ti2种类型认为是由软流圈地幔向富集岩石圈地幔对流过程中在不同深度与俯冲带热液流体混合产生的多源岩浆的结果三山岛金矿床中成矿前基性脉岩显示典型的岛弧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基性岩浆活动前为交代地幔源成矿期的基性脉岩显示洋岛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2种基性脉岩的地球化学特点类似于胶东和鲁西中生代盆地中的玄武岩早白垩世玄武岩具有类似于岛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晚白垩世玄武岩具有类似于洋岛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2种玄武岩反映了不同的与俯冲有关的壳幔相互作用早白垩世岛弧型玄武岩源于橄榄岩地幔楔和来自于三叠纪大陆碰撞事件中俯冲大陆地壳的酸性熔浆的交代作用形成的富集地幔源区晚白垩世洋岛型玄武岩源于橄榄岩地幔楔和由古太平洋俯冲洋壳酸性熔浆交代作用形成的亏损地幔源区
许多研究者对胶东地区的脉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的年龄数据为112.4±1.1Ma118.2±3.3Ma112.2±1.7Ma107.6±1.6Ma123.5±4.6Ma121.3±3.8Ma(玲珑和乳山地区中基性脉岩130.0±2.9Ma129.65±0.95Ma(杜家崖、英格庄和金青顶金矿床的中基性脉岩)125.6±4.3Ma(胶莱盆地东南缘的基性脉岩),113.8±2.3Ma115.9±3.2Ma(王格庄地区中基性脉岩),122.4±3.1Ma122.6±3.3Ma(焦家、寺庄、望儿山金矿床煌斑岩和辉绿玢岩120.8±1.8Ma121.6±1.7Ma120.6±2.9Ma(焦家金矿床煌斑岩,125±1Ma120±1Ma(大磨曲家金矿床成矿前煌斑岩和成矿后辉长闪长岩脉,129.7±1.6Ma(蓬莱石家金矿成矿前花岗伟晶岩129.3±1.4Ma128.3±Ma120.0±1.1Ma(蓬莱石家金矿成矿后的煌斑岩、辉绿岩和花岗斑岩121.3±1.4Ma115.8±1.9Ma(夏甸金矿成矿前、成矿后斑状闪长岩和石英闪长斑岩脉,121.5±1.5Ma117.6±1.2Ma(乳山金青顶金矿成矿前闪长玢岩脉和成矿后闪长玢岩脉122.7±2.6Ma(大尹格庄金矿成矿前基性脉岩),120.7±1.7Ma(蓬莱陈家沟正长斑岩对部分脉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测试结果为124.9±1.8Ma124.2±1.1Ma(焦家金矿成矿前煌斑岩112.2±0.7Ma(焦家金矿成矿后煌斑岩,117±2Ma(北截岩体闪长玢岩测试的SIMS锆石U-Pb年龄为120±1.0Ma119.9±1.3Ma119.6±1.6Ma117.7±1.0Ma(招远谢家沟金矿所有测试的同位素年龄范围为130-107.6Ma大部分在125.6-112.2 Ma之间。
1.2 成矿作用时代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胶东金矿进行了同位素测年。其中以白云母绢云母40Ar-39Ar法测年最常见测试的年龄数据主要为121.0±0.6Ma120.4±0.7Ma(莱州焦家金矿)121.5±0.9Ma120.1±0.9Ma莱州寺庄金矿),120.7±0.6Ma119.2±0.5Ma(莱州望儿山金矿),121.1±0.3Ma120.5±0.2Ma120±0.2Ma(招远阜山金矿,119.1±1.2Ma130±4Ma招远大尹格庄金矿),122.8±0.9Ma(龙口大磨曲家金矿,120.5±0.2Ma平度夏甸金矿),120.8±0.7Ma(牟平辽上金矿),119.18±0.20Ma117.95±0.24Ma116.97±0.17Ma121.64±0.18Ma119.28±0.16Ma121.4±0.1Ma(乳山金青顶金矿),114.58±0.44Ma(牟平照岛山金矿),104.83±1.09Ma(牟平邓格庄金矿。所有22个数据的年龄范围为130.0-104.8Ma,1个明显偏高的年龄和3个较低的年龄外,其余样品的年龄范围为122.8-119.1Ma
研究者对部分矿床开展了Rb-SrSm-Nd测年。其中,牟平辽上金矿黄铁矿Rb-Sr年龄为105.5±9Ma白云石Sm-Nd年龄为104.8±5.1Ma海阳郭城和牟平辽上金矿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16.2±2.4Ma栖霞马家窑金矿黄铁矿Rb-Sr同位素年龄为123.4±2.9Ma;乳山胡八庄金矿绢云母Rb-Sr等时线年龄为126.5±5.5Ma5个数据的年龄范围为126.5-104.8Ma但年龄值较分散。结合前述辽上金矿的绢云母40Ar-39Ar年龄120.8Ma和近期丁正江等测试的2118Ma左右的黄铁矿Rb-Sr和白云石Sm-Nd年龄值(未发表数据),认为较小的年龄可能受成矿后次生流体包裹体的影响,较大的年龄值能够代表金成矿年龄较可靠的金成矿年龄范围为123.4-116.2Ma
为了解决胶东金矿的精准定年问题,以中国地质大学邓军院士为首的研究团队,以焦家、玲珑、乳山等典型矿床为研究对象,进行大比例尺构造-蚀变-矿化填图,开展了精细的矿物组合、微区结构和矿物地球化学分析,选择与自然金、黄铁矿和绢云母具有共生关系的热液独居石开展原位U-Pb定年研究,测试的SHRIMPU-Pb年龄为121.8±3.6Ma莱州焦家金矿),120.0±4.6Ma招远玲珑金矿)LA-ICP-MSU-Pb年龄为119.8±2.1Ma莱州焦家金矿),119.1±1.4Ma招远玲珑金矿),114.2±1.5Ma乳山金矿)。其他研究者测试的LA-ICP-MS独居石U-Pb年龄值有120.5±1.7Ma蓬莱大柳行金矿),122.1±2.8Ma乳山唐家沟金矿),120.0±1.4Ma招远夏甸金矿),120.0±3.1Ma栖霞笏山金矿)。9个测试数据的年龄范围为122.1-114.2Ma除去1个明显偏小的年龄外,其余独居石U-Pb年龄的变化范围很小,为122.1-119.1Ma
与金矿化有明显交切关系的脉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乳山金青顶金矿床中成矿前闪长玢岩脉年龄为121.5±1.5Ma成矿后闪长玢岩脉年龄为117.6±1.2Ma;蓬莱大柳行金矿中成矿前伟晶岩年龄为126.2±0.6Ma招远夏甸金矿成矿前和成矿后斑状闪长岩和石英闪长斑岩脉年龄分别为121.3±1.4Ma115.8±1.9Ma招远大尹格庄金矿中成矿前基性脉岩年龄为122.7±2.6Ma龙口大磨曲家金矿床成矿前煌斑岩和成矿后辉长闪长岩脉年龄分别为125±1Ma120±1Ma蓬莱石家金矿成矿前花岗伟晶岩年龄为129.7±1.6Ma成矿后的煌斑岩、辉绿岩和花岗斑岩分别为129.3±1.4Ma128.3±1.3Ma120.0±1.1Ma莱州焦家金矿成矿前煌斑岩和成矿后煌斑岩年龄分别为124.2±1.1Ma112.2±0.7Ma可见,已测试的7个成矿前脉岩的年龄范围为129.7-121.3Ma1个脉岩的年龄值明显偏大外,其余6个年龄值为126.2-121.3Ma7个成矿后脉岩的年龄范围为129.3~112.2Ma考虑到其中的2个年龄值明显偏大,且脉岩中常大量存在较老的继承锆石,可靠的成矿后脉岩年龄为120~112.2Ma成矿前、后脉岩的年龄将金矿形成时间限定于121.3~120Ma
胶东金矿床中常伴生有少量钼矿物,钼矿物一般被划为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胶东地区独立的钼矿床主要有栖霞尚家庄钼矿和荣成冷家钼矿,辉钼矿呈细脉-浸染状赋存于伟德山型花岗岩中。对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的年龄为招远夏甸金矿124.8±2.1Ma,乳山金青顶金矿123.3±3.6Ma,栖霞尚家庄钼矿117.1±1. 3 Ma115.5±1.6Ma116.1±1.6Ma117.6±1.6Ma牟平孔辛头钼矿117±1Ma118.4±3.2Ma黄铜矿Re-Os),招远南宿岩体中辉钼矿117.8±7.0Ma牟平院格庄岩体辉钼矿117.8±5.7Ma另外,胶东铜、铅、锌有色金属矿的成矿时代为127.6-113Ma,福山邢家山钼钨矿床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57.6±3.9Ma158.7±2.06Ma,邢家山钼钨矿床成矿母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57±2Ma可见,辉钼矿成矿时代有2期,侏罗纪成矿期为158Ma左右,白垩纪成矿期为124.8-115.5Ma
关于胶东金矿成矿时代的争议由来已久,早期的研究者分别认为胶东金矿形成于太古宙和元古宙。后来出现多期成矿说,即认为太古宙、元古宙和中生代都是重要的成矿期,也有研究认为存在150Ma120-110Ma100-110Ma三期成矿事件。目前,大部分研究者认同胶东金矿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并且认为大部分金矿集中形成于较短的时间段内,但对金成矿的延续时限和成矿阶段尚有不同认识。许多人认为胶东金矿形成于120Ma左右邓军等认为胶东大量的金矿形成于120Ma左右短暂的时间,胶东东部乳山地区金矿的成矿时代晚于胶西北金矿约5Ma;杨立强等认为胶东地区早白垩世存在早、中、晚3期构造-流体-热事件胶北隆起、胶莱盆地北缘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带3个金成矿系统的主要成矿事件分别发生于134-126Ma122-119Ma110-107MaLi等西认为胶东地区的金矿化可分为2胶西北金矿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胶东东部金矿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丁正江等认为胶东大部分金矿形成于125-115Ma而福山杜家崖金矿形成于100-90MaSai等认为,乳山金青顶金矿形成于122-117Ma,矿体边缘的石英脉年龄晚于中心,持续时间约5Ma对于金成矿时代的不同认识主要来自于个别金矿的不同测年结果这些测年结果大部分已得到其他数据的否定。如招远大尹格庄金矿在测得130±4Ma40Ar-39Ar年龄后,采用同一方法又获得了119.1±1.2Ma的年龄,而且获得了122.Ma的成矿前基性脉岩年龄虽然在乳山金矿测得的LA-ICP-MS独居石U-Pb年龄为114.2±Ma,但矿床中白云母40Ar-39Ar年龄为122-117Ma121.4±0.1Ma,且在乳山唐家沟金矿测得了LA-ICP-MS独居石U-Pb年龄122.1±2.8Ma牟平辽上金矿在测得105Ma左右的黄铁矿Rb-Sr和白云石Sm-Nd年龄后丁正江等用同样的方法获得了118Ma左右的年龄值(未发表数据)。前述金矿床的白云母(绢云母)40Ar-39Ar年龄、独居石U-Pb年龄和脉岩对金矿的限定年龄有高度的一致性,均在122.8-119.1Ma的短暂范围内因此将胶东金矿成矿时间确定为120±2Ma。这一年龄范围位于伟德山型花岗岩、崂山型花岗岩和大量中基性脉岩年龄范围的早期阶段说明胶东大规模壳幔混合源岩浆活动的早期发生了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另外金矿的年龄也与胶东钼矿(白垩纪成矿期)和其他有色金属矿的较大年龄值一致,有色金属矿的年龄下限小于金矿年龄5Ma以上其范围与伟德山型花岗岩、崂山型花岗岩和大量中基性脉岩的年龄范围非常接近。鉴于有色金属矿主要分布于胶东东部地区而测试的金矿化较小年龄值也多出现于胶东东部的牟乳和胶莱盆地东北缘成矿区认为金矿化的较小年龄值是受有色金属矿化事件和流体蚀变影响的结果。
1.3 岩浆活动指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胶东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集中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的岩浆演化趋势是岩石化学成分由高钾钙碱性系列-橄榄安粗岩系列,由过铝质-偏铝质;微量元素由高BaSrBaSr,由高SrYSrY稀土元素由无或弱正Eu异常显著负Eu异常εNdtεHft值均为负值,且均呈增高趋势。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花岗岩类型由S-1-A由埃达克质-弧花岗岩地幔性状由EM2型向EM1型演化由富集地幔转向亏损地幔或由岩石圈转向软流圈演变。中生代地幔的富集应与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和板块俯冲有关古老地壳物质被拆沉而重循环进入地幔及俯冲的古太平洋板块含水流体的持续加入导致地幔成分发生改变形成富集地幔
胶东晚中生代的岩浆活动指示其经历了由华北克拉通与扬子克拉通碰撞构造体系转化为太平洋板块俯冲构造体系由地壳增厚转化为岩石圈减薄由挤压转化为伸展的大地构造演化过程。在胶东东部超高压变质榴辉岩广泛发育指示该区在三叠纪受控于华北与扬子克拉通碰撞构造体制为强烈的碰撞造山构造背景。晚侏罗世(163~149Ma)胶东半岛经历了碰撞造山后的重力垮塌作用导致加厚的大陆岩石圈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壳源型玲珑花岗岩类这种花岗岩类形成于较高的压力条件物质来源包括造山带俯冲杂岩和华北克拉通下地壳显示受华北和扬子克拉通共同影响的特征。早白垩世胶东半岛的岩浆活动具有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和拉张构造环境的强烈信息如具有岛弧地球化学特征的花岗岩类、A型花岗岩、胶莱盆地中的青山群双峰式火山岩和变质核杂岩、具洋岛玄武岩特点的煌斑岩脉等。早白垩世早期(132~127Ma)很可能处于构造体系和构造体制转化的过程中是伸展构造的初幕岩浆活动的规模不大。形成的郭家岭型花岗岩的碱性程度和K2O含量与玲珑型花岗岩类接近低于伟德山型花岗岩SrY含量与玲珑型花岗岩相似同样具埃达克岩的某些特征。但是郭家岭型花岗岩呈现的似斑状结构、含闪长质包体及其他地球化学特征更接近于伟德山型花岗岩。早白垩世中晚期(125~108Ma)中国东部已经完全转化为太平洋构造体系岩石圈减薄和伸展构造达到峰期。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后撤俯冲板片与软流圈相互作用软流圈上涌对岩石圈地幔底部进行交代、侵蚀和熔融形成的岩浆上升到地壳底部发生底侵并引起地壳底部岩石的部分熔融发生大规模壳幔混合岩浆活动形成富钾的伟德山型花岗岩。俯冲作用使相对富集LREE的地壳物质和含大量大离子不相容元素的流体注入地幔中与地幔岩交代和混染使岩浆富集LREE和大离子不相容元素。伟德山型花岗岩形成过程中部分地壳岩石重熔的岩浆没有与地幔岩浆发生明显的混合形成了A型的崂山型花岗岩。胶东地区大量的基性脉岩指示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区域伸展构造等地质过程。晚白垩世同位素年龄为72Ma的胶州玄武岩具有类似于洋岛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浆起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综上胶东金矿形成于埃达克型花岗岩转化为弧花岗岩和岛弧型基性脉岩转化为洋岛型基性脉岩之后岩浆岩地球化学性质的转化显然与富集地幔向亏损地幔的转换有关岩浆岩和岩石圈地幔地球化学性状转化过程中元素成分发生剧烈变化为金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
2  断裂控矿特征和赋矿断裂性质
胶东金矿床主要受NNESN走向的断裂控制大断裂控制了金矿床的带状分布三山岛、焦家、招平、陡崖-台前、金牛山5条断裂控制了胶东的主要金成矿带和大中型金矿床断裂经历了挤压-拉张-剪切多期构造活动断裂沿走向的拐弯部位、沿倾向的倾角变化部位、次级断裂发育部位等是成矿的有利部位。10年来研究者对断裂与金矿的耦合关系进行了较多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断裂控矿的规律性认识。通过对胶西北深部金矿赋矿位置的研究认为蚀变岩型金矿体主要沿断裂倾角陡、缓转折部位和较平缓部位富集构成阶梯成矿模式蚀变岩型金矿主要分布于沿主断裂面上的断层泥下石英脉型金矿分布于主断裂下盘的次级张裂隙中。鉴于三山岛、焦家、玲珑金矿田三者呈近EW向排列EW向的基底构造线一致胶西北主要金矿床和高品位金矿体分布于NNENE走向断裂与EW走向基底构造复合部位说明基底构造带在成矿期的再活动导致在其与浅表断裂交会部位形成构造节点有利于高渗透性的裂隙网脉系统的发育和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的产出。基于对招远大尹格庄金矿的三维模型分析指出拆离断层的形态特征控制金矿的分布蚀变岩型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坡度较缓段。对莱州寺庄金矿富矿柱的研究表明矿体沿断裂面向SW侧伏而富矿柱向NW侧伏,断裂下盘的皿号矿体群与富矿柱侧伏向一致认为是晚期矿化流体叠加于早期矿化蚀变之上造成了富矿柱近于垂直主矿体的现象。莱州新立金矿断裂几何学研究表明断裂倾向和倾角变化控制了流体聚集和富矿柱形成。在莱州三山岛金矿矿床沿断裂由NENEE转折部位分布矿带向北宽缓侧伏认为矿体是受基底构造影响的断裂波动控制而不是次级交叉断裂控制高品位矿石带赋存于断裂倾角平缓部位。通过分析不同矿化类型矿体倾角发现玲珑式金矿的矿体倾角(>60°)大于焦家式金矿(<45°)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断裂产状变化是金成矿的重要因素基底构造对断裂的产状和金矿分布有影响石英脉型金矿的倾角总体陡于蚀变岩型金矿。
对赋矿断裂的性质和演化过程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不少研究者强调伸展构造控矿如提出岩浆热隆、流体活化和伸展拆离是金成矿的关键因素玲珑和鹊山变质核杂岩、伸展拆离系统及大规模宽裂谷系统为金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胶东地区在135~113Ma期间经历了强烈的伸展剥露伸展作用和正断层为新立金矿矿化流体提供了通道并造成地形抬升和成矿后剥露控矿的招平断裂主体为正断层胶西北控矿断裂构成沿玲珑花岗岩体与早前寒武纪变质岩边界分布的大型伸展构造带。对乳山金青顶石英脉型金矿的研究表明金矿是超流体压力引发控矿断裂多阶段破裂-充填的结果控矿断裂发生左行平移和反转运动产生膨胀带成矿流体沿断裂向上迁移并引起围岩和早期石英脉液压致裂经过多个破裂-愈合旋回最终成矿符合经典的断层阀模式。也有研究者提出构造转换和构造多期活动成矿分别认为区域金成矿系统形成于早白垩世的陆缘伸展构造背景控矿断裂经历了从挤压经剪压和剪张到伸展的构造体制转换成矿前为挤压-剪压构造体制成矿后为伸展构造体制大规模金成矿事件发生在区域NW向伸展转换为NE向伸展后的NEE向挤压变形作用过程中或剪压-剪张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三山岛、焦家和玲珑金矿田的矿床形成于断裂由走滑挤压向走滑伸展转化的过程中莱州寺庄金矿矿化期间经历了左行逆冲和右行正断构造活动NWSE向挤压向NWSE向伸展转化是金成矿的动力学背景三山岛金矿构造测量揭示了2期正滑和1期左行运动。邓军等利用断层泥的伊利石K-Ar和矿石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详细研究了焦家断裂的演化断层初始活动在侏罗纪(160~150Ma)为左行断层在早白垩世(135~120Ma)为正断层受控于NWSE向的拉张和NESW向的挤压其后在120~110Ma为左行走滑断裂,为NWSE向挤压和NESW向拉张在约110Ma变为正滑位移55Ma发生右旋再活动。金成矿时间(130~110Ma)与早白垩世岩浆作用和由正断层向左行走滑断层的转变时间吻合。还有研究者强调挤压作用对成矿的控制如将新城金矿床控矿构造变形环境分为3个构造期成矿前在NWSE向挤压作用下发生韧-脆性左行剪切变形为高温中高压高应变带变形环境应变速率较大成矿期为NWSE向向NEESWW向逐渐转变的挤压作用发生压剪性脆性变形为中低温中高压低应变带变形环境应变速率较小成矿后在NWWSEE向挤压作用下发生压剪变形为低温低压脆性变形环境。望儿山金矿区控矿构造型式为压扭性断裂构造系统的菱形结环式构造,矿区构造演化经历了成矿前NWW向挤压、成矿期NWW向拉伸、成矿后NNW向挤压3个阶段。还有研究者认为胶东金矿控矿断裂和裂隙主要是挤压剪切应力形成的。综上研究者普遍认为胶东金矿与伸展构造背景有关但对控矿断裂所处的构造演化阶段和断裂的性质尚有不同认识。
3  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
3.1 成矿流体来源
胶东金矿床成矿流体具有宽泛的氢氧同位素组成,D值变化在-111.0%--53.5之间δ180值变化于-9.7~16.7之间1在氢氧同位素组成图中投点于变质水和原生岩浆水区的左下方并向大气降水方向漂移。这样的特征被解释为成矿流体具有混合来源但对主要来源尚有不同的理解。不少研究者认为主成矿期以岩浆水为主,成矿晚期则明显有大气水的加入;也有人认为,变质水是胶东金矿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并可能混入了岩浆水和大气水。但Goldfarb等反对大气水对于胶东金成矿作用的影响认为其氢氧同位素特征是受成矿后的次生包裹体影响的结果。可见今后应更多地针对石英进行原位氧同位素分析再结合相应期次石英的流体包裹体组合研究更好地示踪胶东金矿成矿流体来源。


胶东金矿稳定性与放射性同位素特征

2.png







新立、望儿山、大尹格庄、辽上、金青顶金矿的碳酸盐矿物的δ13CPDB值为-6.7--2.2δI8Osmow值为7.8~12.1(表1)与火成岩/岩浆系统(-30%~-3%)和地幔(-7%~-5%)碳储库的sI3c值非常接近指示成矿流体中的碳来自岩浆系统或地幔。在碳酸盐矿物S18OS13C图解中少量数据点投影在地幔多相体系内大多数数据点投影在地幔多相体系和原始碳酸盐区右上角的花岗岩区内外。数据显示成矿流体与壳幔混源或深源流体有关。
3.2 成矿物质来源
各矿床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值较均一正向偏离陨石硫δ34S值变化范围为1.9~13(表1)相比而言蚀变岩型金矿的变化范围较石英脉型金矿宽石英脉型金矿为3.7%~8.9%)且前者常比后者数值偏高差值约3.5%蚀变岩型矿体由浅部向深部δ34S值逐渐降低。由于硫同位素受源区及成矿流体演化的影响十分明显如氧逸度的变化、矿物沉淀、水/岩反应等导致不同研究者对于硫同位素的解释存在明显的分歧。通常将硫同位素的升高解释为成矿流体对于高硫地层的淋滤所致,鉴于金矿床δ34S值与新太古代胶东变质杂岩包括TTG岩系和胶东岩群、古元古代荆山群和粉子山群、侏罗纪—白垩纪的花岗岩类和基性脉岩均有较大的重叠范围多数研究者认为硫源主要继承了赋矿围岩的硫同位素特征来源是胶东变质杂岩。而邓军等认为高值的硫同位素组成与扬子克拉通新元古代高硫沉积地层俯冲到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有关。Feng等认为正的δ34S可能来源于板块俯冲过程中的脱挥发份作用。
各金矿床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主体相对均一206Pb/204Pb值为16.476~17.863207Pb/204Pb值为15.211~15.529208Pb/204Pb值为36.797~38.029(1)Zartman等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投点于下地壳范围或下地壳与地幔演化线之间与各时代赋矿围岩铅具有较大范围的重叠指示铅主要来源于地壳可能混合有地幔物质或来自于中生代活化再造的胶东变质杂岩
矿石的初始87Sr/86Sr值为0.710657-0.7161369(1),大于地壳的87Sr/86Sr(>0.710)和上地幔Sr初始值(0.704±0.002)位于华北克拉通上地壳和下地壳Sr初始值(分别为0.7200.710)之间接近或略大于玲珑型、郭家岭型、伟德山型、崂山型花岗岩和中基性脉岩的Sr初始值(分别为0.711281~0.7124180.710175~0.7115880.7075~0.711820.70540~0.70710.705465~0.7112)更接近于玲珑型和郭家岭型花岗岩可能源于赋矿围岩玲珑型及郭家岭型花岗岩类。
矿石中黄铁矿流体包裹体氦-氩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3He/4He值为0.043~2.94Ra,40Ar/36Ar值为327~5926.44(1)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特征部分样品较低的40Ar/36Ar值显示有少量大气水加入计算成矿流体中地幔端元流体的比例主要在40%以下。
矿石的铁同位素研究表明蚀变岩型矿床中的黄铁矿铁同位素变化范围为+0.01~+0.64而石英脉型金矿中的黄铁矿铁同位素变化范围为-0.78~+0.79计算的成矿流体的初始铁同位素组成在-0.53~-0.37之间认为不同类型金矿床的主要铁质来源均为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
由上可见虽然近年对胶东金矿的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取得了较一致的结果但对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的认识尚有较大分歧。对于成矿流体的来源争议主要集中于以岩浆流体还是变质流体为主但大部分研究者均认可成矿流体是多源的初始的变质水或岩浆水在成矿过程中汇入了天水且认为成矿流体是深源的或有深源的成分。其中部分研究者认为成矿流体来自于太平洋板块俯冲脱水另有研究者认为深源流体主要是幔源的。关于金矿床成矿物质的来源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具有多源性和复杂性究竟何者为主分歧较大。硫、铅、锶和铁同位素具有明显的壳源特征但氦-氩同位素指示了幔源物质的存在。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壳源的观点认为胶东变质基底和侏罗纪玲珑型花岗岩是成矿物质的提供者或者成矿物质源自中生代活化再造的前寒武纪增生变质杂岩另外根据招平带和牟乳带金矿中黄铁矿地球化学特征及金赋存状态的明显差异有研究者认为二者的金来自于不同的壳源源区招平带的金源于富集金属元素的太古宙陆壳基底的熔融而牟乳带之下缺乏相似的富集源区幔源物质成矿观点则认为金属主要来源于中基性脉岩源区的深部幔源岩浆富集地幔在部分熔融过程中将金带出成矿。也有学者认为经历了长期俯冲交代的华北克拉通富集岩石圈地幔具有高金含量的储库。近年一些研究者认为成矿物质与俯冲的古太平洋板块脱水、脱硫和富集地幔楔脱挥发分有关。这些不同观点的存在表明胶东金矿的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仍需进一步研究。
胶东地区有几个地球化学特征与其他大部分矿床不同的金矿可能具有不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如威海范家埠金矿床成矿流体具中高温(260-320°C)、中高盐度15.5%~23.2%(NaCleq)、低δ18OH2O(-4.05~-3.84)、低δDH2O(-82.5~-80.8)值等特点,载金矿物黄铁矿富32S(δ34S=-9.1~-5.5);福山杜家崖金矿金矿物粒度很细,具微细粒浸染特征,As含量(1758.74X10-6)为胶西北焦家式金矿的2倍以上烟台岔夼金锑矿是胶东唯一的金、锑共生矿床。
4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与金沉淀成矿机制
4.1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通过对胶东金矿流体包裹体的大量研究(2)流体包裹体的基本特征得到清晰刻画且众多研究者取得了较一致的研究结果。成矿流体总体特征表现为中低温、低盐度的特征。成矿阶段基本可划分为4乳白色石英-黄铁矿阶段、烟灰色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也有研究者将钾长石和绢云母划入早成矿阶段或成矿前阶段金主要赋存于主成矿阶段的烟灰色石英--黄铁矿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对已发表的流体包裹体数据统计表明胶东金矿的流体包裹体成分都具有统一的特征早成矿阶段主要为H2O-NaCl-CO2(含极少数量的ch4)两相或三相包裹体、纯CO2包裹体主成矿阶段主要为H2O-NaCl-CO2±CH4两相或三相、纯CO2包裹体和H2O包裹体,该阶段中CH4含量普遍升高CO2包裹体出现的数量也较早成矿阶段多晚成矿阶段基本是H2O-NaCl包裹体表现为单相或两相。各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较一致,温度变化范围为101-420,盐度变化范围为0.1~20.1%NaClequiv,密度变化范围为0.44~1.51g/cm3计算的压力条件为40~339MPa由早阶段至晚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逐渐降低且不同类型金矿成矿阶段的均一温度落在相似的区间内。在纵深超过4000m范围内具有一致的成矿流体介质条件。



胶东金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8.png










杨立强等认为,成矿温度和压力由胶北隆起到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再到胶莱盆地北缘依次降低,可能反映了成矿深度由深变浅,胶莱盆地北缘成矿流体盐度最高,可能受高盐度盆地卤水影响较大。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为主,其次为C02,另有少量CH4C2H6H2SArN2等;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主要为Na+其次为K+Ca2+阴离子主要为SO42Cl-,其次为F-,及少量NH3-。由于流体包裹体组分中的CO2对成矿流体的pH值具有缓冲作用,因此胶东金矿成矿过程中的流体酸碱度被认为保持在近中性条件(pH值约为5.5)
通过对载金矿物黄铁矿、石英等的原位微区地球化学精细研究,揭示了成矿环境的重要变化。蓬莱黑岚沟金矿有2种黄铁矿类型,早期的含有较低的As(<0.2%)Au(<0.06%),δ34S值为6.6~7.9,晚期的边部含有相对高的As(0.4%~2.5%)Au(平均0.1%)和高的δ34S(8.1~8.8),认为在成矿后期阶段有富As-Au的流体注入到热液系统121。栖霞笏山金矿记录了由挤压还原向伸展氧化环境的转化,晚阶段黄铁矿-磁黄铁矿脉型矿化、裂隙和矿石中的晶洞和孔隙反映了开放成矿系统,而且晚阶段黄铁矿的δ34S(5.69~6.98)低于早阶段(7.06~7.85),指示了氧化程度的增加。招远台上、罗山和莱州焦家深部金矿黄铁矿的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富集轻稀土元素,以及δCeδEuTh/LaNb/La等值,指示成矿流体为富Cl的还原性流体Co/Ni值及CoNiBiCuZn含量均与变质热液型金矿平均含量相近,Y/Ho值与中国东部大陆地壳值接近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矿石内的载金黄铁矿的稀土、微量元素组成没有明显区别,表明2类矿石的载金黄铁矿为同一期热液活动作用的产物而对焦家金矿3号矿体群(主断裂下盘陡倾矿体)黄铁矿原位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不同于焦家主矿体和新城金矿,相对富集AgPb以及BaBiTeAu,相对亏损CuAs矿体中有相对丰富的重晶石,指示3号矿体群代表了晚期的矿化事件,为相对低温矿化流体,3号矿体群周围发育广泛的钾长石化,指示了早期的较高温度流体事件。对莱州新城金矿床4个成矿阶段黄铁矿晶形和结构特征的分析表明I阶段处于温度较高(300~350)、成矿流体的过饱和度较低、氧逸度和硫逸度低、冷却较为快速和物质供应不足的成矿环境;I阶段处于中-低温度(200~300)、成矿流体过饱和度高、氧逸度和硫逸度高、缓慢冷却同时物质供应充分的成矿环境;阶段处于较低温度(<200),过饱和度较低、氧逸度和硫逸度低、同时物质供应不足的成矿环境。胶西北焦家式和玲珑式金矿黄铁矿的S同位素组成不同,前者34S(11.2)比后者(7.7%)3.5指示玲珑式金矿热液流体的fo2高于蚀变岩型金矿,即玲珑式金矿流体中SO42-SO42/H2S值较高。对招平带和牟乳带各3个金矿床黄铁矿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2个带的黄铁矿特征明显不同,而且招平带中AuAs的相关性是变化的大多数金是沿黄铁矿裂隙和颗粒边缘产出的银金矿而在牟乳带AuAs有强烈的相关性,大部分金是在富As黄铁矿晶格中的不可见金。招平带大量的可见银金矿形成于黄铁矿之后,而牟乳带的不可见金与黄铁矿同时形成
4.2 成矿深度
胶东金矿的成矿深度主要是根据流体包裹体估算的成矿压力和温度予以推断的。研究结果显示招远大尹格庄金矿成矿压力为127-276MPa深度为9.2-14.0km招远谢家沟金矿的成矿压力为191-302MPa成矿深度为7.2-9.7km;招远夏甸金矿流体捕获压力为88-339MPa成矿深度8.8-12.6km招远玲珑金矿成矿压力为54-242MPa深度为5.4-9.0km牟平辽上金矿的成矿压力为81-94MPa深度为2.97-3.24km也有研究者根据胶东中生代花岗岩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推断金成矿深度为6-11km可以看出,不同研究者估计的深度范围差别较大,综合分析认为,胶东金矿床主体形成于5-10km深度,为中成—浅成矿床,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的成矿深度明显小于胶西北地区的金矿
4.3 金沉淀机制
/岩反应和流体不混溶过程都是通过降低成矿流体中的总硫含量,导致了金-硫络合物不稳定,从而发生金的矿化。这也与针对胶东金矿硫化物矿物组合变化的模拟计算结果,以及流体包裹体和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的研究结果一致,而流体混合过程更多的是通过降温过程实现成矿流体中金的过饱和沉淀。压力波动是引起流体不混溶的主要原因。引起石英脉型金矿与蚀变岩型金矿金沉淀的原因不同周期性流体压力波动引起的流体不混溶是引发石英脉型金矿床可见金高效沉淀的关键机制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强烈的水/岩相互作用改变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诱发了蚀变岩型金矿金的沉淀。如流体交代斜长石后形成贯通性孔隙提高了蚀变岩的渗透性热液钾长石交代斜长石导致岩石体积膨胀而破裂降低了岩石抗压强度为成矿期断裂活动及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成矿物质的沉淀提供了有利的围岩条件。另外不同温度水/岩相互作用对热液蚀变和金矿化的影响明显不同,在高温时>400,金沉淀的水/岩相互作用不明显金的沉淀与磁黄铁矿相伴而不是黄铁矿在低温时(约300,金矿化直接与黄铁矿沉淀有关。在乳山金青顶金矿识别出4种类型石英Qa早于金矿化,Qd晚于金矿化QbQc提供了成矿流体的信息对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QcA1含量最低,指示矿化期间酸度降低,由QbQc,Ti含量减少,指示石英增生期间温度降低酸度和温度变化可能引起了金青顶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中金的沉淀
5  成矿模式与矿床成因类型
5.1 矿床成因类型
胶东是全球唯一已知发育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内的晚中生代巨型金成矿省对其成因的认识一直处于深化发展过程中。早期地质工作者将胶东金矿作为绿岩带型金矿研究在胶东地区进行金矿勘查的地质勘探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将其作为与晚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岩有关的热液金矿床进行勘查和研究。21世纪初部分研究者将胶东金矿归为造山型金矿并认为是与华北陆块和扬子板块碰撞有关的金矿床或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金矿床翟明国等首先提出胶东金矿不同于经典的造山带成矿作用称为陆内非造山带型金成矿作用认为胶东大规模成矿的动力学过程受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制约地幔上涌、地幔和下地壳置换引发了岩浆流体成矿作用随后许多学者研究认为胶东金矿的成矿构造环境、成矿与围岩变质时代的巨大差异、矿化蚀变特征等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明显不同并分别称为胶东型金矿、伸展型金矿和克拉通破坏型金矿但是不同的研究者认为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是以壳源和幔源为主的。针对胶东金矿的特点Goldfarb等讪Groves等提出了造山型金矿的俯冲板片脱气模式认为成矿流体来源于造山晚期俯冲板片和洋壳沉积物俯冲停滞过程中的变质脱挥发分作用从而改变和扩大了传统造山型金矿的概念将胶东金矿床纳入新的造山型金矿范畴。也有研究者提出胶东金矿为中—浅成造山型金矿莱州新城金矿为浅成造山型金矿招远夏甸金矿是由挤压向伸展转换过程中的造山型金矿。此外有研究者认为牟乳成矿带金矿为剪切带型金矿。
5.2 矿床成因模式
基于对胶东金矿成因的不同理解多位研究者提出和建立了不同的成矿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壳源为主的成因模式、幔源成因模式和俯冲洋壳成因模式。
(1)以壳源为主的成因模式翟明国等 提出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转折和岩石圈减薄造成了大规模的陆壳特别是下地壳的重熔活化和岩浆活动、壳幔物质大比例的交换和混合流体作用异常活跃形成了一个新的岩浆流体成矿系统。而华北克拉通基底变质岩系提供了金矿的物质来源由此爆发的短时限、高强度、大规模的巨量金属堆积成矿作用),是胶东型陆内非造山带成矿作用产生的原因。宋明春等 建立的胶东型金矿“热隆-伸展”和“阶梯”成矿模式白垩纪中国东部地幔隆起壳幔相互作用在胶东产生壳幔混合岩浆驱动大范围流体循环为金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同时幔隆作用造成地壳拉张和花岗岩快速隆升形成花岗岩穹窿-伸展构造为流体运移富集、矿体定位提供了有利空间。控矿断裂由地表向深部延伸产生倾角陡、缓交替变化的台阶蚀变岩型金矿主要沿台阶的平缓和陡、缓转折部位富集通过断裂渗流交代方式成矿石英脉型金矿则赋存于主断裂下盘的次级张裂隙中以泵吸充填方式成矿 杨立强等提出的“胶东型金矿”成矿模式认为胶东金矿属于后生的中低温热液脉金成矿系统古太平洋Izanagi俯冲板片的回转作用可能是引起区域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石中成矿物质大规模活化再造的主要驱动机制成矿流体主体来源于俯冲板片变质脱水金主要以Au(HS)2-络合物的形式在流体中沿拆离断层系输运在韧脆性转换带附近T脆性角砾岩带由于构造空间急剧增大、成矿流体的温度和压力突然降低CO2H2S逸出和硫化作用导致Au(HS)2-等金络合物失稳分解金大规模沉淀富集成矿。Li等将胶东型金矿定义为产于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沿活化克拉通的边缘、内部古缝合带或微板块结合带分布的金矿床认为成矿流体通过高角度断裂迁移形成石英脉型金矿流体渗透到低角度断裂中与围岩发生水岩交换作用形成蚀变岩型金矿。田杰鹏等 和李洪奎等 将胶东型金矿定义为与壳源重熔形成的层状岩浆岩和壳幔混合型花岗岩有关的金矿床类型认为侏罗纪壳源熔融成因的玲珑花岗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析出的高温碱性热液溶解金等成矿物质形成初始含矿热液。在岩体抬升过程中其边部形成拆离带其内部形成脆性断裂构造。早白垩世壳幔混合成因的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侵入于玲珑花岗岩中并一起隆升引起流体活化、矿液浓度增大流体在早先形成的拆离带和脆性断裂中沉淀成矿。
(2)幔源成因模式包括朱日祥等首先提出胶东金矿属于克拉通破坏型金矿的概念指出克拉通破坏型金矿是在克拉通破坏过程中爆发式形成的大规模金矿省成矿持续时间短、储量巨大。分布在克拉通破坏区其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地幔成矿物质来源于滞留在地幔过渡带俯冲板片的脱水。由于太平洋板块不断缩小导致俯冲板片回转、海沟后撤曾于不同地质时期在东、西太平洋形成大地幔楔。滞留在地幔过渡带的俯冲板片脱水释放的富金流体被岩石圈地幔中韭闪石等含水矿物储存在100km以浅在克拉通破坏时含水矿物迅速分解成矿流体集中释放导致金的爆发式成矿。邓军等提出了板块俯冲导致金矿化模式通过对三山岛金矿床的研究认为,热液碳酸盐的δ13Cpdbδ18O值具幔源特征高的正δ34S值为继承了扬子克拉通北缘含金的新元古代沉积岩系它们于三叠纪苏鲁造山带榴辉岩形成过程中俯冲于华北地幔岩石圈之下成矿前基性脉岩显示了典型岛弧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基性岩浆活动前为交代地幔源成矿期基性脉岩显示了洋岛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软流圈上涌引发了富集地幔岩石圈SAu的释放提供的成矿流体形成了胶东地区大规模金矿化。据此提出了胶东金矿的新成因模型在三叠纪造山期间,AuS被储存于地幔岩石圈储库中,在早白垩世由俯冲板片回撤和软流圈上涌产生的构造体制转变使得富集岩石圈地幔储库中的成矿元素释放到地壳中。Niu等提出了地幔亚热柱-幔枝成矿模式建立的深部成矿过程为强烈的核、幔、壳活动岩浆作用变质杂岩隆升盖层岩系拆离幔枝形成热液流体沿陡倾断裂渗流成矿物质集中超大型矿床形成。Wang等研究认为胶东金矿的成矿流体来源于与地幔有关的岩浆作用之后经历岩浆-热液过程从而实现金的进一步富集。
(3)国外学者基于胶东金矿的独特性建立的新的造山型金矿模式的核心思想是成矿流体不再是如典型的造山型金矿那样来源于壳源岩石脱挥发分而是来源于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及上覆沉积物脱挥发分深切地幔的郯庐断裂是深部含金流体运移的通道。如Goldfarb等提出成矿流体由俯冲的古太平洋板块岩石圈及其上覆大洋沉积物变质产生或者板块上的富集地幔楔脱挥发分SAu来自于洋壳沉积物或蛇纹石化地幔。Groves等和Groves等指出,胶东金矿是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变质模式的一个例外流体和金质来源于俯冲洋壳板块和上覆含金富硫沉积层或者相关的交代地幔楔脱挥发分。
胶东金矿不同的成因模式均有各自的证据但相关证据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值得商榷的地方。不同的模式都是基于相同的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同位素测年数据也有共同的地质证据或认识如成矿的伸展构造背景、断裂控矿、大量花岗岩类和基性脉岩与金矿同时形成、成矿与软流圈上涌、岩石圈减薄、克拉通破坏有关等。各种模式间最关键的差异是对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及成矿过程的解释。未来仍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做更多的工作加深对胶东金矿床成因的理解。
5.3 成矿机制
研究认为由于黄铁矿向磁黄铁矿转化中释放SS活化并携带Au与其他卤化物元素进入流体中,金主要以Au(HS)2-化合物形式被流体运移。水/岩反应、流体不混溶及流体混合是胶东金矿金沉淀的主要机制。如前所述120Ma左右是胶东花岗岩的快速冷却期,随着花岗岩和区域地壳的快速隆升、降温成矿流体的压力急剧降低,造成流体不混溶fO2降低,C02H2S逸出和硫化作用导致Au(HS)2-等金络合物失稳分解金大规模沉淀富集成矿
胶东金矿成矿流体演化十分复杂/岩反应过程中流体成分、同位素的变化还需要更详细的工作进行限定。根据水溶液包裹体与H2O-CO2包裹体共存及它们具有相同()的均一温度范围说明流体不混溶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近些年黄铁矿微量元素分析技术在胶东金矿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究金的矿化形式及沉淀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的赋存状态和矿化形式分为可见金及不可见金矿化其中蚀变岩型金矿一般只出现可见金矿化但石英脉型金矿中2种金矿化形式都很普遍蚀变岩型金矿中的黄铁矿普遍比石英脉型金矿中的黄铁矿具有更低的As含量。招远金翅岭石英脉型金矿中黄铁矿边部比核部富尹SAs,表明高品位石英脉矿床的形成与多期次富Au-As成矿流体的注入有关。鉴于As的出现有利于金以固溶体的形式进入黄铁矿从而发生不可见金的矿化Mills等提出胶东金矿的可见金都是通过活化早期黄铁矿中的不可见金形成的但通过更详细的黄铁矿显微结构及原位微量元素研究发现由于早期黄铁矿中的不可见金含量非常低这样的活化过程在胶东金矿中几乎不可能实现
6  成矿后的抬升剥蚀
关于金成矿后的抬升剥蚀情况采用锆石、磷灰石(U-Th)/He和裂变径迹测年估算了地壳抬升剥蚀结果如焦家金矿田剥露历史分为100-95Ma短时间快速构造剥露和95Ma以来长时间、缓慢剥露2个阶段95Ma以来的构造剥露速率和剥蚀量分别约为30m/Ma3km通过对三山岛金矿地表至3563m深度钻孔采样测试发现矿床在早白垩世晚期经历了快速冷却其后有短暂的热停滞75-55Ma由于断层晚期的正断和侵蚀效应发生了再一次的快速降温始新世以来矿床经历了缓慢单调的冷却成矿后剥蚀量估计大于5.1km对三山岛金矿中钾长石、黑云母39Ar-40Ar年龄和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测试计算的总剥蚀量为62km
关于与金矿有关花岗岩的抬升剥蚀情况采用锆石U-Pb钾长石和黑云母39Ar-40Ar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等测年方法进行了研究。夏甸金矿区的玲珑型花岗岩由侵位(163-155Ma)143Ma冷却到400,平均降温速率为19°C/Ma,135±3Ma冷却到240±50平均速率20C/Ma。莱州新立金矿区郭家岭型花岗岩侵位后快速冷却129-128Ma750-800124±1Ma300±50发生了韧性变形,持续时间4Ma其后发生脆性正断层,弱破碎岩浆钾长石40Ar-39Ar坪年龄为121.5±1.3Ma120.5±1.2Ma,记录了正断层和冷却至矿化温度范围(350-250)的时间。2个锆石裂变径迹年龄(91±4Ma90±3Ma)限定了冷却到240±50的时间,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指示至60±6Ma相对缓慢地冷却到125-60。新城金矿区的郭家岭型花岗岩侵位后在大于500遭受了韧性变形未蚀变花岗岩中最年轻锆石U-Pb年龄(123Ma)与矿化期绢云母40Ar/39Ar年龄(120Ma)的微小差距指示岩浆快速降温至220-300矿石和蚀变岩中16个锆石裂变径迹年龄范围为112.9±3.4-99.1±2.7Ma,指示这一热液蚀变的温度持续到100Ma其后矿化系统逐渐被剥露估计由100Ma15Ma剥露速率为50±14m/Ma,15Ma以来剥露速率为93±38m/Ma,总剥露量为6.1±1.0km。郭家岭岩体从130-126Ma650(岩浆固结温度)124Ma300(黑云母封闭温度)平均冷却速率为60-175/Ma,郭家岭岩体(130-126Ma)侵位深度约为13±1.6km,侵入郭家岭岩体的艾山岩体(116±2Ma)侵位深度约2.7km,表明郭家岭岩体在10Ma隆升剥蚀量达10km左右。牙山和院格庄岩体(伟德山型花岗岩),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17Ma,与锆石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花岗岩侵位的同时快速冷却到约300之后经历了3个阶段冷却历史早白垩世(117-110Ma)冷却速率大于30/Ma,晚白垩世(100-90Ma)冷却速率约为3.8/Ma,古近纪(65-50Ma)冷却速率约为8.7/Ma胶东晚中生代花岗岩中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为64.3-90.9Ma,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32.8-50.9Ma,指示胶东经历了晚白垩世(80-60Ma)和古近纪(50-30Ma)2个阶段的岩石圈减薄和地壳快速隆升152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玲珑花岗岩自160Ma侵位至135Ma冷却速率为20°C/Ma郭家岭型花岗岩自130Ma侵位至124Ma冷却速率为100/Ma,伟德山型花岗岩自117Ma侵位的同时快速冷却了超过400,其后于117-110Ma冷却速率大于30/Ma,之后的冷却速率显著降低至不超过10/Ma,120Ma是胶东花岗岩的快速冷却期。金成矿后大致经历了晚白垩世和古近纪2个阶段的快速抬升剥蚀阶段,剥蚀速率为30-100m/Ma,剥蚀量为5-6km虽然焦家金矿田95Ma以来的剥蚀量为3km,但考虑到95Ma之前存在一个短时间快速构造剥露过程笔者认为将剥蚀量确定为5km左右是可信的。结合前述的金成矿深度为5-10km考虑胶东金矿床很少被剥蚀在胶莱盆地大量的白垩纪—古近纪沉积物中未发现砂金沉积佐证了这一认识表明胶东深部找矿潜力巨大。胶东地区的上新世—第四纪沉积物中赋存有砂金说明金矿床仅在这个时期受到少量剥蚀。
7  主要勘查理论与方法技术
7.1 金矿找矿综合勘查预测模型
根据成矿规律、找矿标志等综合信息预测要素分别建立区域和矿床勘查模型指导靶区优选和勘查评价。胶东金矿的区域预测要素主要有区域成矿环境要素包括胶东变质岩系、中生代玲珑二长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伸展拉张环境、张扭性构造、燕山晚期构造运动等区域成矿特征要素包括硅化、钾化和绢英岩化蚀变带、石英脉、成矿矿物组合NENNE向断裂地球物理特征要素包括重力梯度带、磁异常条带或负异常地球化学特征要素,包括Au地球化学异常,AuAgCuPbZnMoBi综合异常自然金-黄铁矿-多金属重砂组合。典型矿床预测要素主要有地质环境、矿床特征、地球物理特征重力、磁测深部金矿勘查模型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有利成矿结构面、矿化蚀变分带、矿体空间分布的侧伏和尖灭再现规律CSAMTMT剖面特征、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等。
7.2 深部阶梯找矿方法
胶东地区传统的浅表部金矿找矿方法是通过地质填图圈定断裂构造和矿化蚀变带采用激电联剖、激电测深、土壤和岩石地球化学勘查等手段圈定异常然后再围绕有利成矿构造和物化探异常进行普查找矿。这种方法被地质人员总结为“跟着构造走、围着异常转”。采用电法找矿的地球物理前提是胶东金矿中黄铁矿化非常普遍易形成硫化物异常。但是由于矿床埋藏深度的加大及电法仪器自身探测精度的限制常规的激电联剖和激电测深方法已不能探测到大于1000m深度金矿的有效信息。山东省地矿局技术人员在详细分析金矿体与断裂构造的耦合关系后发现金矿赋矿断裂由浅部至深部倾角出现多个陡、缓交替变化的台阶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倾角陡-缓转折和缓倾角部位构成阶梯成矿模式。基于这一认识突破用时间域直流电法直接圈定激电异常的传统找矿思路将探测目标定位于深部断裂倾角变化的较缓部位将探测方法改变为以频率域电磁法为主的大探测深度地球物理方法。即通过地表高精度、大探测深度地球物理探测查明控矿断裂向深部的结构变化根据阶梯成矿模式圈定深部矿的位置。这一深部找矿方法有力地支持了胶东深部找矿
7.3 深部找矿地球物理方法
胶东深部找矿最常用的方法是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CSAMT,开展了部分大地电磁测量(MT、频谱激电测量(SIP工作,辅助开展了一些高精度重力剖面、高精度磁法剖面进行了少量反射地震、广域电磁探测工作。根据探测深度形成了2种深度的金矿勘查地球物理方法组合2000m以浅深度金矿找矿方法组合探测目标是与金矿有关的控矿结构面主要方法是各类频率域电磁法,包括CSAMTAMT、广域电磁法等,此外地震勘探技术、重力勘探技术也可用于此深度区间的深部探测。2000-5000m深度金矿找矿方法组合主要探测目标是成矿结构面包括各种断层、断裂带、岩性接触带、构造滑脱带等最佳方法技术组合为“MT/广域电磁法+重力勘探+地震勘探”。
通过对焦家断裂带深部金矿找矿的CSAMTSIP测量和研究工作建立了如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找矿地质-地球物理模型CSAMT法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图上断裂蚀变带位于视电阻率等值线由低到高的过渡梯级带上梯级带呈舒缓波状特征梯级带上梯度变化最大的部位为断裂带主裂面下界面金主矿体主要分布于主裂面下盘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内视电阻率等值线同步向下弯曲、间距变大及由陡变缓部位为成矿有利部位SIP法复电阻率参数断面等值线图上断裂带反映为定向延深的条带串珠状低阻带复电阻率值越低反映断裂带矿化蚀变程度越强烈在等值线弯曲、低阻带局部膨大部位为成矿有利部位充电率参数断面等值线图上断裂带反映为定向延深的条带串珠状高值异常带在矿体头部高值异常呈“八”字型特征在一定范围内充电率值越高其矿化蚀变程度越强在时间常数参数断面等值线图上断裂带反映为条带串珠状高值异常带频率相关系数参数断裂带反映为低值条带状异常特征频散率参数断面等值线反映为高值条带状异常特征金属因数参数断面等值线反映为高值带状特征带状异常沿矿化蚀变带分布低阻高极化体异常反映最明显。
穿越胶西北金矿床集中区主要成矿断裂的深反射地震剖面揭示了莫霍面不连续、切穿地壳的垂直构造带、浅部铲式断裂、多阶段岩浆拱弧等地质现象为深入理解克拉通破坏和大规模金矿集区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视角
7.4 深部找矿地球化学方法
胶东深部找矿中应用了多种地球化学方法其中应用较多的是构造叠加晕地球化学勘查方法。通过分析成晕构造中的构造岩捕捉深部隐伏矿体在地表或浅部引起的微弱的地球化学异常。李惠等根据金矿成矿成晕具有多期多阶段脉动叠加的特点开展三山岛断裂带构造叠加晕地球化学研究建立了构造蚀变带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预测深部盲矿靶位22经钻探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马生明等提出了地球化学多维异常体系通过在胶西北深部金矿找矿中的应用发现构造蚀变带中Na2OBaSr含量低于正常花岗岩出现明显贫化。研究指出,AuS等元素的正异常是初始矿源岩的地球化学标志Na2O等元素的负异常是控矿构造蚀变带的地球化学标志。对莱州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的多维异常体系研究指示其深部有巨大的资源潜力
王学求等以胶东蚀变岩型金矿钻孔岩心和地表联合取样获得的数据建立了千米深度立体地球化学探测模型。金异常和硫异常长轴方向与矿体倾斜方向一致反映了成矿过程中流体沿控矿构造的轴向运移金异常与类气体元素Hg在垂向上一致而且出现从矿体到地表的连续贯通式异常反映了流体沿微裂隙和纳米孔的垂向迁移。
7.5 矿床三维地质建模
矿床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已在胶东金矿研究中得到较广泛应用在深部矿体赋存规律、成矿预测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宋明春等基于胶东主要金矿床的三维建模实践编制了《矿床三维地质建模规范》。王巧云等建立了焦家金成矿带部分矿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照信息值的等级圈定了深部6个成矿靶区预测金矿产资源380t陈进等以招远大尹格庄金矿为研究对象在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空间分析方法提取控制矿体形成的若干控矿地质因素特征值进而开展三维矿体定位预测在矿区深边部预测了7个三维找矿靶区。毛先成等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对大尹格庄金矿控矿因素的不同特征进行定量表达进而分析其与金矿化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断层的坡度与Au品位近似呈高斯分布暗示成矿流体更多地在某一特定的坡度范围内汇聚断裂面的陡缓变化和起伏程度显著影响了金的富集程度。认为断裂面的形态特征是控制大尹格庄金矿形成的关键因素。
7.6 深孔钻探技术
20世纪主要采用传统的钻探设备和工艺进行金矿勘探最大钻探孔深不超过1000m。钻探设备和工艺技术的进步是胶东深部找矿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全液压动力头式岩心钻机、机械立轴式岩心钻机有效提升了小口径岩心钻探深度。绳索取心、泡沫钻进、受控定向钻探等技术解决了深孔钻进钻杆断裂、塌孔、埋钻、烧钻、取心难等工程技术难题。金刚石WL钻探技术、液动冲击WL钻探方法、PHP系列无固相冲洗液、LBM泥浆、立轴钻机、动力头钻机等深孔钻探组合技术解决了胶东地区硬、脆、碎、漏、酥复杂岩层钻进难题。目前胶东地区已施工超过3000m深度的钻孔3,1500-3000m深度钻孔300余个。在莱州三山岛金矿深部西岭矿区施工了深度分别为2755.70m2738.83m4006.17m3个深孔闪,后者被誉为中国岩金勘查第一深钻。在焦家断裂带深部施工的3266.06m深度的钻孔2428.00-3234.16m深度发现6层矿化体其中高品位矿体位于2854m深度。针对海域勘查钻机安装、钻探施工技术难题研发了适用于浅海小口径岩心钻探的海域钻探平台采用“钻探平台支撑-钻孔优选定位-水下环保钻探-钻孔护壁取心”技术组合在莱州三山岛北部海域矿区完成海域钻探工作量达120km,最大钻孔深度1973.46m,助力探获了中国首个海域超大型金矿床。
8  重要找矿成果
8.1  1000-2000m深度深部找矿重大突破
2011年以来胶东地区新增深部金资源量约2958t,新发现4个超大型金矿床、8个大型金矿床,121个中小型金矿床新增金资源量约占全国同期的40%,并且超过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之前胶东历史上累计探明金资源量的总和3)。新增金资源量主要赋存于地表之下1000-2000m垂深范围大中型矿床集中分布于三山岛、焦家和招平3条断裂成矿带1)4个超大型金矿分别为莱州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莱州三山岛矿区西岭-新立金矿、莱州纱岭金矿和招远水旺庄金矿其中前三者的金资源量均超过300t初步统计胶东累计探明的5000余吨金资源量中深部矿资源量占总量的62%,深部资源量已大大超过浅部资源量大于100t的超大型矿资源量占总量的65%,大型矿资源量占总量的24%,大型及以上规模矿产资源量已占绝对优势矿床类型主要为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总资源量约4000t,其次为玲珑式石英脉型金矿资源量约700t)和邓格庄式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资源量约300t)其他类型金资源量不足100t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胶东金矿找矿及研究成果与以往对比


16.png



目前中国已累计查明黄金资源储量14131.06t(截止2019年底),其中胶东地区金资源量达全国的1/3胶东地区的深部找矿成果改变了中国以往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的局面重塑了中国的黄金资源格局推动中国由贫金资源国跃居世界第二大黄金资源国
8.2 千吨级金矿田和超巨型金矿床
新探获的深部大中型金矿床主要赋存于胶东西北部的三山岛、焦家和招平3条断裂成矿带中其中三山岛、焦家和玲珑金矿田累计探明金资源量1000t左右成为中国仅有的3个千吨级金矿田2)3个矿田中以往探明的多个金矿床的主矿体在深部相互连接或叠合实际为同一超巨型或巨型金矿床。


17.png


2  胶西北地区地质和金矿分布图
F1三山岛断裂;F2—焦家断裂;F3—招平断裂

(1)三山岛金矿田和三山岛超巨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三山岛断裂中,该断裂位于莱州湾东南侧沿岸一带,大部分地段被第四系覆盖。断裂陆地段长12km20-400m;总体走向40°-50°倾向SE,倾角30°-40°,局部可达80°。断裂平面上呈“S”形,形态不规则,两端均延入海域,剖面上呈上陡下缓的铲式特征。三山岛断裂成矿带分布有金矿床6处(按照勘查时的矿床概念),均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累计查明金资源量约1140t其中以往作为独立矿床勘查研究的莱州新立、三山岛、西岭和三山岛北部海域矿区在深部连为一体,实际上构成一个吨位聚集指数大于1011的超巨型矿床。矿床共有矿体80余个其中的I号主矿体全长超过3km,控制最深标高1886m,最大斜深超过1.7km,单矿体金资源量超过500t,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单一金矿体。
2)焦家金矿田和焦家超巨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焦家断裂中,该断裂位于三山岛断裂东侧不足20km,长约60km50-500m;总体走向NNE25°-75°范围内呈S”形变化;倾向NW,与三山岛断裂相向而倾,倾角30°-50°,局部可达78°,剖面上呈上陡下缓的铲式特征。断裂形态不规则,其下盘发育较多与走向平行或呈“入”字形相交的分支构造。焦家断裂成矿带分布有金矿床20余处,均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构成由焦家主干断裂及其分支断裂控制的焦家金矿田、由灵北断裂控制的灵北金矿田及由焦家断裂北段控制的鞍石金矿田该带累计查明金资源量约1418t其中焦家金矿田约1360t勘查研究发现,焦家金矿田以往作为独立矿床的莱州寺庄(含后赵)、马塘(朱郭李家)、焦家(浅部)、前陈、南吕欣木、东季南吕(焦家深部)、纱岭等区段,实际为总资源量约1200t的超巨型金矿床。金矿床共有矿体500余个,其中主要矿体3个。I1号矿体最大走向长1920m最大倾斜长2158m,控制最深标高-2020m,单矿体金资源量约400t
(3)玲珑金矿田和岭南水旺庄巨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招平断裂中该断裂位于焦家断裂东约25km的招远市—平度市麻兰一线是胶东西北部出露规模最大的控矿断裂。断裂全长120km,150-200m;总体走向NNE,平面上呈舒缓波状展布倾向SEE,与焦家断裂相背而倾倾角30°-70°,剖面上呈上陡下缓的铲式特征。断裂由主干断裂和次级断裂构造系统组成其中主干断裂北段的丁家庄子大磨曲家地段习称为破头青断裂。招平断裂成矿带分布有金矿床及矿点30余处以蚀变岩型金矿为主有较多的石英脉型金矿。在断裂的北段分布有玲珑金矿田中段为大尹格庄金矿田南段为旧店金矿田2)。该带累计查明金资源量约1386t,其中玲珑金矿田约1000t玲珑金矿田是玲珑式石英脉型金矿的典型产地以往探明的浅部金矿绝大部分为招平主断裂下盘次级断裂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已累计查明石英脉型金资源近400t深部找矿工作突破围绕石英脉找矿的传统做法将找矿重点放在沿沟谷负地形分布且被第四系严重覆盖的招平断裂北段探明了招远东风171号脉、水旺庄、岭南、栾家河、李家庄等大型金矿床累计查明金资源量约600t研究发现这些矿床的主矿体在深部也是相互连接实际是同一个巨型金矿床。玲珑金矿田中蚀变岩型金矿资源量是石英脉型金矿的2倍以上深部找矿成果改变了该矿田的矿床类型格局。东风矿区的1711号矿体赋存标高80~-1550m,矿体控制长2500m,控制斜深510~3100m水旺庄矿区的②号矿体赋存标高851~2173m,矿体最大走向长2560m,最大倾斜深2080m
8.3 海域金矿床
矿床位于莱州市三山岛北部浅海区域为三山岛断裂成矿带的北段与陆地上的三山岛金矿在深部相连是三山岛超巨型金矿床的组成部分。矿区均被海水覆盖主要区域水深8.5-20m,海水之下第四系厚度一般为35-40m,最厚60m其中矿床共有21个金矿体金资源储量约470t该矿区是中国一次性提交金资源量最大的矿区。矿床由浅部矿体群和深部矿体群组成二者均分布于控矿断裂倾角平缓和由陡变缓的转折部位构成由浅部至深部的阶梯赋矿规律。浅部第一台阶矿体赋存于-600m标高深度以上矿体倾角25°~50°;深部第二台阶矿体赋存于-1000m标高以下矿体倾角35°~40°其规模最大的4号矿体赋存标高-796~-1736m,矿体走向长1446m,倾向最大延深1072m平均厚度30.91m,平均品位5.23g/t
8.4 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矿
胶莱盆地东北缘的蓬家夼矿田主要由赋存于中生代胶莱盆地底部白垩纪莱阳群中的蚀变砾岩型金矿发云夼式金矿和发育于盆地与基底之间断裂带中的盆缘断裂角砾岩型金矿蓬家夼式金矿组成该矿田已累计探明金资源量超过150t近年深部找矿在变质基底隆起边缘断裂裂隙和变质地层的层间滑动带中发现和探明的牟平辽上深部金矿床,已探明金资源量近70t,是胶东东部探获的唯一的资源量超过50t的金矿床。矿床的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碳酸盐脉金矿物主要赋存于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中矿石特征明显不同于胶东地区的其他金矿床。胶西北金矿床中虽然也含有少量碳酸盐矿物但碳酸盐化多是晚于金矿化的成矿作用末期的产物。鉴于这一矿床的特殊性已被命名为“辽上式”金。辽上深部金矿床Ⅲ-9号主矿体赋存在-537--919m标高已控制矿体长310m,最大斜深587m,平均厚度16.79m控矿断裂和矿化蚀变带由浅部向深部倾角渐趋变缓呈铲式阶梯状或舒缓波状展布矿体产于断裂深部倾角明显变缓处与浅部矿体之间存在超过500m垂直距离的无矿间隔。矿床的矿石类型包括含黄铁矿碳酸盐脉花岗岩型、含黄铁矿碳酸盐脉变质岩型、黄铁矿碳酸盐脉型等碳酸盐脉呈细脉或微细脉穿插在围岩的张裂隙中。
9  结论与展望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科技人员对胶东金矿集区开展了深入研究和深部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本文综合前人研究和勘查成果得出如下结论。
(1)胶东地区与金成矿有关的侵入岩包括163~149Ma的陆壳重熔型玲珑型花岗岩>132~125Ma的壳幔混合型郭家岭型花岗岩>125~110.5Ma的壳幔混合型伟德山型花岗岩、125~108.9MaA型崂山型花岗岩和125.6~112.2Ma的幔源基性脉岩花岗岩类演化由高BaSrtBaSr,SIA型,由埃达克质弧花岗岩,指示了由华北扬子板块构造体系向欧亚太平洋板块构造体系和由挤压机制向伸展机制的转换以及岩石圈地幔地球化学性状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早白垩世热隆-伸展构造为胶东大规模金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岩浆岩和地幔地球化学成分转化过程中元素成分的剧烈变化为金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
(2)胶东金矿受断裂构造控制断裂倾向和倾角变化控制了流体聚集和富矿柱形成蚀变岩型金矿体主要沿断裂倾角陡缓转折部位和断裂坡度较平缓部位富集构成阶梯成矿模式基底构造对断裂的产状和金矿分布有影响石英脉型金矿的倾角总体陡于蚀变岩型金矿。
(3)高精度同位素年龄测试表明胶东金矿是在120Ma左右短时爆发式成矿的,这一时期伴随强烈的地壳隆升和降温金矿床于5-10km深度定位其后遭受了约5km的剥蚀
(4)金的成矿流体显示岩浆水、地幔流体和天水混合的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和复杂性成矿流体为富Cl的还原性流体,后期阶段有富As-Au的流体注入到热液系统。胶东金矿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软流圈上涌、克拉通破坏有关/岩反应、流体不混溶及流体混合是导致金沉淀的主要机制。胶东型金矿是与经典造山型金矿和国际上其他已知金矿类型不同的新的金矿成因类型。
(5)金矿找矿综合勘查模型、深部阶梯找矿方法、以CSAMT为代表的大探测深度地球物理方法、构造叠加晕地球化学方法、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和深孔钻探技术在胶东深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理论技术与实践紧密结合1000-2000m深度范围内新增金资源量约2958t,探明12个大型及以上金矿床形成3个千吨级金矿田发现2个超巨型金矿床和1个巨型金矿床探明了世界罕见的海域金矿床新发现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矿类型。改变了中国以往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的局面重塑了中国的黄金资源格局。
胶东金矿集区的成矿研究和深部找矿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晚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对大规模成矿的影响、断裂控矿机理、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金矿资源潜力及精细高效的找矿技术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是地质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挑战又是为中国深部找矿贡献力量的重要机遇需要产学研紧密结合、广大地质工作者共同努力。中国重要矿产资源严重短缺深部找矿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探测”、“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战略性关键金属超常富集成矿动力学”及自然资源部“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20212035)”表明未来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矿产资源的富集机制和成矿规律、深部找矿技术方法研究等是中国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胶东有得天独厚的成矿条件和良好的研究基础应当成为中国深部资源勘查研究的重要示范区。
致谢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胶东地区金矿找矿取得了令人振奋的重大成果,特向为胶东黄金找矿做出贡献的地质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2022年是国务院授予山东地矿六队“功勋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荣誉称号30周年,谨以此文表示祝贺!匿名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原文来源地质通报.第41 6期 20226
导读评论和排版整理等《覆盖区找矿》公众号.


免责声明 |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于覆盖区找矿公众号,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